讀好物買好書→金石堂 中文書 什麼是政治行動?



讀好物買好書 不能錯過金石堂

什麼是政治行動?





什麼是政治行動? 評價



網友滿意度:



嗨囉嗨囉小編來了

今天想跟你們分享我的 閱讀生活?!

其實小編以前對閱讀沒有興趣

連翻開都懶

有天有一本小說同學之間一直在互相傳閱

當傳到我手中的時候

本來很想直接傳給旁邊的同學

但很好奇為什麼這本大家都想看就翻個幾頁

我看了簡介之後就想繼續看下去

這本就是橘子的只是好朋友

這是我第一本看完的小說

毎章都很吸引人

看完本有個小小心得分享給大家

「為自己勇敢一次吧」

之後

慢慢開始會找一些有興趣的書來看

不一定都是小說

有些是現代文學 哲學 管理 設計等

有興趣的就會想看

現在小編假日如果沒有其它行程的話

基本上都會在家看書

小編的書幾乎都是在網路上買的

金石堂網路書店

會不會踩到地雷呢?!

其實還好 因為都會有試讀的部分

喜歡的才會買

今天要跟你們分享最近剛下單



什麼是政治行動?

試讀覺得還不錯

很期待拿到這本書

什麼是政治行動?

有興趣的朋友們下面有連結唷

可以參考看看

小編跟你們說唷

在金石堂網路書店買書

銀行卡友有好康優惠唷

單月消費滿額有刷卡禮唷

是不是覺得不錯呀

下面還有折價券傳送門

快去逛逛買好書吧





小鴨 金石堂購物折價券傳送門

什麼是政治行動?



本週熱銷商品:





鍛鍊思考力:提升判斷、預測、邏輯的大腦革新術







邏輯謬誤鑑識班(增修新版):訓練偵錯神經的24堂邏輯課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什麼是政治行動?》



      【獨家引進】法國哲學百年老店──富杭出版社(Vrin

      《什麼是......?》哲學之道叢書

      一書一概念 理解當代思潮

      跟著作者的思辨道路 並透過經典導讀 感受法國哲學方法論



      「政治行動」同時指「權力的行使」與「透過討論解決難題」。本書以二者所構成之張力為起點,探討權力與討論、政治(作為一種職業)與政治行動(作為解決集體難題之方案)的關係。同時,本書也會大範圍地觸及如何從對抗與競爭的角力邏輯,跨進集體行動的合作邏輯。



      整體政治場域由國家、社會和歷史社群這三個領域之間的關係建構而成。這些關係的型態因社會全球化而顯得獨特。不同的政治立場,以及處理國家、社會與社群關係時所採取的不同政治理論,每個用詞都有不同、有時甚至相對立。尤其是政治行動,它處理的是這三個領域之關係的動態性結構問題。因此,我們要討論:自由與安全的調和、社會正義和經濟效益的調和、建構真正的國際社群。處理每一個問題時,關鍵都在於行動本身、其未來與促成發生的條件,涉及的是能否在政治上掌控社會經濟進程。



      本書前兩個部分的思考方向,是對行動構成張力的省思,並試著掌握所有的問題與其相互關係。第三部分探討此一行動的模式,透過專制政體和憲政民主政體的對照來論述政治討論,詳述何謂經過討論的行動,並試圖理解公民社會和國家、公眾輿論和政治人物之關係的重要性。政治行動的問題就在於政治協議將以何種形式引發由自由、正義和國際團結等原則所主導的行動,而不是簡化為相關群體和制度(政黨、國家)的利益協商。

















      • 作者介紹







        帕特里斯.卡尼維(Patrice Canivez



        法國里爾第三大學教授,同時擔任哲學系(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以及魏爾研究所(Institut Eric Weil)所長。



        封面插畫者

        THK



        漫畫作品的呈現以傳統黑白墨線稿為主,創作內容多半是與政治社會議題相關的諷刺漫畫。其圖文發表於「畫漫畫.話漫畫」部落格,以及FB、G+、Tumblr等網路社群平台。最近的實體作品是由五花鹽所出版的政治漫畫《建國路上》。







      • 譯者介紹





        李沅洳



        畢業於台灣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巴黎第十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自由譯者。著有《二十世紀法國情慾文學。從限制出版到自由出版》,合譯有《波娃戀人》、《藝術的法則》。



















      什麼是政治行動?-目錄導覽說明





      • [哲學之道系列總序]

        一種公民社會的哲學想像

        黃冠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什麼是政治行動?



        導論



        政治行動的概念

        權力和討論

        行為、活動、行動

        行動的目標與最終目的



        政治行動的場域和難題

        國家、社群、社會

        政治行動的提問

        -安全與自由/正義與效益/從永久和平到國際行動



        行動和討論

        建立、改革、革命

        憲政民主政體

        政治討論與妥協



        文章與評論



        文章1

        亞里斯多德

        《民主與公議》



        評註--

        民主政體:從意識型態到政治體制

        共同評斷

        理性行動的幸福



        文章2

        艾瑞克.魏爾森森購物折價券

        《世界社會與國家》



        評註--

        全球化的問題

        承擔的風險



















      前言



      「政治行動」這個概念同時指「權力的行使」與「透過討論來解決難題」。二者所構成之張力必須加以申論,才能理解其意義。本書以此一張力為起點,探討權力與討論、政治(作為一種職業)與政治行動(作為解決集體難題之方案)的關係。更廣義而言,本書要討論如何從對抗與競爭的角力邏輯,跨進集體行動的合作邏輯。



      為此,我們必須考慮整體政治場域。這個場域不限於國家以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而是由國家、社會和歷史社群這三個領域之間的關係建構而成。就現狀而言,這些關係的型態因社會全球化而顯得獨特。不同的政治立場,以及處理國家、社會與社群關係時所採取的不同政治理論,每一個用詞都有不同、有時甚至是相對立的詮釋方式。尤其是政治行動,它處理的是基本問題,是這三個領域之關係的動態性結構問題。在這些結構問題下提出的眾多疑問,才是政治行動應該要處理的對象。因此,我們要討論三個問題:自由與安全的調和、社會正義和經濟效益的調和、建構真正的國際社群。政治行動處理每一個問題時,關鍵都在於行動本身、其未來與促成發生的條件,涉及的是能否在政治上掌控社會經濟進程。這同時是政治行動的自我轉型,也是論述價值勝於角力的行動形式中可議的過程。



      本書前兩個部分將處理政治行動的概念和難題,思考方向是對行動構成張力的省思,並試著掌握所有的問題與其相互關係。第三部分探討此一行動的模式,透過專制政體和憲政民主政體的對照來論述政治討論,力圖詳述何謂經過討論的行動,並試圖理解公民社會和國家、公眾輿論和政治人物之關係的重要性。要理解這些關係,我們必須區分政治討論、科學或哲學對話,還要將政治討論置於適當的背景(亦即集體決策程序)之下,並確認政治協議的主要形式(也就是「妥協」)。因此,政治行動的問題就在於政治協議將以何種形式引發由自由、正義和國際團結等原則所主導的行動,而不是簡化為相關群體和制度(政黨、國家)的利益協商。

















      權力和討論



      政治有兩種相對立的定義,第一種認為政治是關於征服、權力執行及維持的所有活動;第二種認為政治就是透過討論來解決問題,這兩種定義皆符合共同的經驗。「政治遊戲」(jeu politique)是一種權力遊戲和權力鬥爭。但是我們也談到用協商而非暴力的「政治解決方式」來化解衝突。這兩種定義相對應的面向不是相互矛盾,就是與政治行動相對立。就第一種情況而言,政治行動是一種衝突,牽涉到勝利或失敗。在第二種情況下,政治行動以合作為基礎,是一種共同行動。

      但是,權力和討論的對立過於分明,不符合實況,多半只是用來定義政治行動的張力特徵。這種張力不僅出現在不同的政治實況中,也呈現在能掌握實況的概念裡,而概念甚至先於權力。若我們將「概念」視作指揮部,具有下指令的權力(arche,譯註:「根源」之意。),就必須像亞里斯多德(Aristote)一樣區分出專制形式和權力政治,一種指的是支配天生劣勢的人,另一種則是指揮同胞、自由平等者。至於權力,我們可以像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一樣,將之定義為「同意」(consentement)與「匯集」(rassemblement),她不僅認為政治權力必須獲得公民的許可,還認為權力實況取決於匯集,與使用武力造成的暴力不同。相反地,米榭爾.傅柯(Michel Foucault)則著重在現代的權力技巧。權力技巧也必須與武力的使用加以區隔,尤其必須與法國舊王朝(Ancien régime)時期公開懲罰的戲劇性暴力做出區分。但是,權力技巧之所以現代化,是因為這些技巧以規範及紀律(這兩者讓權力具備生產性)為基礎。這種權力不僅能下達命令、進行懲罰,還能塑造個體、使之順從。權力的政治實況不再是「同意」,而是其「生產力」。

      暴力問題是國家概念的核心。我們可以依循馬克斯.韋伯(Max Weber),將現代國家定義為合法的暴力壟斷。暴力壟斷具有多種意義,一方面,它取消下級機關(封建貴族、地方行政單位)首長使用暴力的能力。另一方面,暴力壟斷是法治國家可能出現的條件,無法與黑社會、私人民兵及軍閥並存。法治國家不僅以「壟斷暴力的使用」為基礎,也將暴力的使用限制在法律規定的情況和形式之下。在此範圍內,「壟斷」成為可能以討論來解決問題的政治行動條件,我們再也不能將「暴力壟斷」和「武力為政治行動之特有方式」聯想在一起。壟斷可用來解釋政治的暴力概念,但也能具備另一種意義,那就是將公民之間的暴力「禁忌」(tabou)加以制度化,唯有揚棄暴力才有可能透過討論來完成行動。









      編/譯者:李沅洳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10.6*17.2
      頁數:192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帕特里斯.卡尼維

        追蹤







      • 譯者:李沅洳








      • 出版社:開學文化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6/12/22








      • ISBN:9789869255899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什麼是政治行動?





    arrow
    arrow

    peterstt1t0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